臧聲遠(Career雜誌總編輯)

大學指考繳交志願卡前夕,收到一位高中生傳來的簡訊,問我如何在兩個校系之間取捨,其中一個是北部老牌A私立大學的國貿系,一個是中部剛升格改制的B大學國際企業系。


我沒有回覆,因為沒有答案。從師資陣容來看,兩校辦學認真程度高下立判。很難想像吧!開辦上班族企管進修班賺到飽的A校,對本校學生卻如此吝嗇,專任教授員額只有B校一半不到,而且教的是國際貿易,老師竟然沒有一位具備國外學歷,幾乎都是「近親繁殖」,出身自家碩博士班。反觀B校,不但專任師資比例極高,且多擁有國外名校博士學位,教學課程規劃之先進,令人油然生敬。


但為何我不敢推薦這位高中生就讀B校?理由很簡單,做為升格改制的新大學(連校名都改了),恐怕沒幾個企業主管認得這所學校;而程度較好的學生,應該也會優先選擇A校這種知名度較高的老牌學校吧!究竟該以「教學優勢」或「就業優勢」做為依歸,我也不知如何拿捏。


台灣有不少新升格的大學是「學校好,學生爛」,而有些老牌私大則是「學校爛,學生好」。這次「18分事件」被廣泛報導後,未來新興大學不論好壞,招生恐會大受衝擊,對於B校這樣認真辦學的學校,當然很不公平,但是又何奈?


看到媒體走訪這位18分考生的家長,非但不為「教子無方」感到愧疚,反而怒責稻江為何要錄取他的小孩?真是令人嘆為觀止。台灣大學生素質每況愈下,類似A校這種學店固然難辭其咎,但大學生本身的墮落,難道沒有責任嗎?


一位輔導室主任告訴我,他到處磕頭請託,好不容易幫學生爭取到幾個實習機會,沒想到才3天就有一半學生「閃人」,抱怨太辛苦了!他個人顏面無光是小事,最不能諒解的是,學生只會跟學校討分數、要實習,希望履歷表漂漂亮亮,但卻不肯相對付出努力,等到工作難找就罵學校。他說現在已經很難找到「認真」的學生,教書對老師形同一種「懲罰」,痛苦極了!


我曾請教某知名房地產業的人資副總,為何徵才清一色找前幾名的國立大學生?他說國立和私立大學生固然程度有別,但這並不重要,因為服務業不需要太高深的專業,真正的差別是在「態度」。國立大學生從小成績優異,不見得是天資優異,而是自我期許高、自律精神強,能自我鞭策、不肯服輸屈居人後,這都是成功者的特質。


大學考試18分不要緊,如果認真程度也只有18分,就真的無藥可救了!


【2007/9/4 Career職場情報誌第377期】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t31s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