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〔記者徐正揚/高雄報導〕面對經典賽的徵召,謝佳賢、林英傑都有意願,卻必須尊重球團的態度。
「我已經錯過8搶3資格賽與北京奧運,不想再錯過經典賽!」謝佳賢指出,對棒球員來說,能穿上國家隊球衣,是最高的榮譽,即便棒球能重返奧運,那時他已經打不動了,很希望趁著還有能力,多打幾個重大比賽。
他也很清楚,既然加入牛隊,就必須尊重球團的態度,他會再做溝通,唯一的變數也是球團最擔心的,就是去年10月14日動手術清除骨刺的左手肘,能否趕在經典賽前完成復健。
擔心沒辦法傳球
「經典賽在3月初,照目前的進度,到那時,我的打擊應該OK,我只擔心還沒辦法傳球,進國家隊只能守一壘或當DH,牛隊更不希望因此耽誤恢復的速度,影響新球季開打。」他說。
林英傑︰準備不及
「誰不想進國家隊呢?只是我真的來不及啦!」林英傑衡量調整時程,認為無法趕上經典賽開打,只能向國家隊說抱歉。
林英傑指出,投手在經典賽雖有球數限制,但投手準備新球季的速度沒野手快,他真的心有餘而力不足,「在日本那幾年的經驗告訴我,完整的春訓真的很重要,今年又是牛隊選我的第一年,必須先為他們拚成績。」他說。
此外,他決定返台時,只想到回中職打球,安排復健、自主訓練都按照過去的經驗,以迎接3月底球季開打為目標,「我沒想到還有經典賽,更沒想到會徵召我,這個比賽對我來說,真的是多出來的。」他說。
【2009/1/13 自由時報】
【CT】嘟嘟、小破、三毛 確定退出
陳志祥/台北報導
全國棒協與中華大聯盟統一獅、興農球團取得連繫之後,確定獅隊投手潘威倫、野手劉芙豪與牛隊旅外投手林英傑都不參加世界棒球經典賽,中華隊觀察名單人數持續下挫到40人,職棒球員的「離隊潮」形成一股歷史的反思浪潮。
棒協表示,牛隊釋出新秀林克謙與旅日回國的姜建銘可以參賽;獅隊則同意潘威倫與劉芙豪以外的球員出賽。
台灣職棒與中華隊有其歷史宿命!從1998年首次職棒球員組成的亞運中華隊,結果兵敗曼谷之後,國內職棒票房也壞了3年;去年北京奧運中華隊落難北京城,阻卻了職棒球員加入中華隊的意願,莫非也會影響未來3年的票房收入?
中華職棒直到2001年世界盃、因中華隊奪得季軍而讓票房再創高峰,從2002年起連續4年票房有所斬獲,而這期間中華隊也給予加持,因為中華隊在釜山亞運拿到史上第一面銀牌、在亞錦賽打敗南韓、打進2004年雅典奧運。
去年中華隊在北京奧運表現不佳,中職教練換來罵名、球員帶來低潮,導致今年世界棒球經典賽欠缺出賽意願,包括旅外球員在內,紛紛辭退徵召,這是中華隊開放職棒球員加入12年來最反常的現象。
今年的經典賽,中職La new熊、興農牛都以有傷為由,不讓球員出賽,昨天牛隊總算釋出林克謙與姜建銘可以參賽;而獅隊同意潘威倫與劉芙豪以外的球員出賽;中職只剩下兄弟象沒有任何制約。
1998年首度開放職棒球員進入中華隊時,當年兩個職棒聯盟都積極搶進,甚至相互比較人數多寡而吃味;進入2009年一切都變了,中華隊好像成了中職背負的包袱,避之唯恐不及。
中華隊因棒球全球化之故,徵召職棒球員出賽、組成最強的陣容是必然的現象,只是國內職棒因無規模與制度,12年來可徵用的人才不多,使各隊菁英球員出賽頻繁而受傷、打亂調整,責任又要中華隊扛下來,其實中職的菁英球員與中華隊都很命苦,什麼時候才能解脫?
【2009/1/13 中時電子報】
「我已經錯過8搶3資格賽與北京奧運,不想再錯過經典賽!」謝佳賢指出,對棒球員來說,能穿上國家隊球衣,是最高的榮譽,即便棒球能重返奧運,那時他已經打不動了,很希望趁著還有能力,多打幾個重大比賽。
他也很清楚,既然加入牛隊,就必須尊重球團的態度,他會再做溝通,唯一的變數也是球團最擔心的,就是去年10月14日動手術清除骨刺的左手肘,能否趕在經典賽前完成復健。
擔心沒辦法傳球
「經典賽在3月初,照目前的進度,到那時,我的打擊應該OK,我只擔心還沒辦法傳球,進國家隊只能守一壘或當DH,牛隊更不希望因此耽誤恢復的速度,影響新球季開打。」他說。
林英傑︰準備不及
「誰不想進國家隊呢?只是我真的來不及啦!」林英傑衡量調整時程,認為無法趕上經典賽開打,只能向國家隊說抱歉。
林英傑指出,投手在經典賽雖有球數限制,但投手準備新球季的速度沒野手快,他真的心有餘而力不足,「在日本那幾年的經驗告訴我,完整的春訓真的很重要,今年又是牛隊選我的第一年,必須先為他們拚成績。」他說。
此外,他決定返台時,只想到回中職打球,安排復健、自主訓練都按照過去的經驗,以迎接3月底球季開打為目標,「我沒想到還有經典賽,更沒想到會徵召我,這個比賽對我來說,真的是多出來的。」他說。
【2009/1/13 自由時報】
【CT】嘟嘟、小破、三毛 確定退出
陳志祥/台北報導
全國棒協與中華大聯盟統一獅、興農球團取得連繫之後,確定獅隊投手潘威倫、野手劉芙豪與牛隊旅外投手林英傑都不參加世界棒球經典賽,中華隊觀察名單人數持續下挫到40人,職棒球員的「離隊潮」形成一股歷史的反思浪潮。
棒協表示,牛隊釋出新秀林克謙與旅日回國的姜建銘可以參賽;獅隊則同意潘威倫與劉芙豪以外的球員出賽。
台灣職棒與中華隊有其歷史宿命!從1998年首次職棒球員組成的亞運中華隊,結果兵敗曼谷之後,國內職棒票房也壞了3年;去年北京奧運中華隊落難北京城,阻卻了職棒球員加入中華隊的意願,莫非也會影響未來3年的票房收入?
中華職棒直到2001年世界盃、因中華隊奪得季軍而讓票房再創高峰,從2002年起連續4年票房有所斬獲,而這期間中華隊也給予加持,因為中華隊在釜山亞運拿到史上第一面銀牌、在亞錦賽打敗南韓、打進2004年雅典奧運。
去年中華隊在北京奧運表現不佳,中職教練換來罵名、球員帶來低潮,導致今年世界棒球經典賽欠缺出賽意願,包括旅外球員在內,紛紛辭退徵召,這是中華隊開放職棒球員加入12年來最反常的現象。
今年的經典賽,中職La new熊、興農牛都以有傷為由,不讓球員出賽,昨天牛隊總算釋出林克謙與姜建銘可以參賽;而獅隊同意潘威倫與劉芙豪以外的球員出賽;中職只剩下兄弟象沒有任何制約。
1998年首度開放職棒球員進入中華隊時,當年兩個職棒聯盟都積極搶進,甚至相互比較人數多寡而吃味;進入2009年一切都變了,中華隊好像成了中職背負的包袱,避之唯恐不及。
中華隊因棒球全球化之故,徵召職棒球員出賽、組成最強的陣容是必然的現象,只是國內職棒因無規模與制度,12年來可徵用的人才不多,使各隊菁英球員出賽頻繁而受傷、打亂調整,責任又要中華隊扛下來,其實中職的菁英球員與中華隊都很命苦,什麼時候才能解脫?
【2009/1/13 中時電子報】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