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雖然沒有文章中這麼嚴重,
即使是和接觸度少很多的大學導師,
我也遇到類似的狀況過

請學生喝飲料,幫他們出錢參加系友會,
卻沒有人對我說聲「謝謝」,
只是默默地喝著飲料,
開心地參加完活動就走人,
雖然知道他們不是故意,但這種事我不會再做了

家長打電話來的狀況,更是讓人難以招架,
有時候會讓人覺得:
「護子心切就可以把話說到那麼難聽嗎?」

老師輔導學生,累積下來的負能量相當驚人,
我們要想辦法去排解這些負面心情,
這個工作比社會大眾想像的辛苦非常多,
可惜真正能理解的人有限



【投書】何國雄:你的情緒發洩,已經傷害了老師的心

學習場域友善,親師生之間能如家庭關係共同成長,彼此關懷、互助與學習,無疑是教育理想中,人人都想構築的桃花源。

身為一線教育者,與其浪費時間跟著社會氛圍討論退休年限、退休金等問題時,倒不如多花點心思思考教改十幾年後的教學現況為何?筆者以為,這些年教育氛圍最大的改變是師道的沉淪,不僅是學生本身對老師的敬重不復以往,就連過去願意配合老師、衷心感謝老師的家長們人數也逐漸式微。

▋當「感謝」已不復見

有鑑於此,教師節前夕,筆者學校舉辦一項感恩老師的活動,活動方式係由每班寫出對導師以及對任課老師感恩的話,並且利用中午學生用餐時間,逐班播報內容。我想此活動立意實在不錯,頗能在今天師道逐漸沉淪之際,似乎有那麼一點力挽狂瀾的曙光出現。

午休前,我跟一位資深同事聊起了這件事,沒想到話題一開之後,驚見該師面帶慍色且語調轉而氣憤,接著開始轉述感恩活動初始時,他們班上學生反應冷漠與無感情況,並直說今日尊師重道似乎已達積重難返的地步。該資深教師說,他萬萬沒料到,本來只須代表班上寫給導師與任課老師的一張小卡片,竟然也須淪落要以抽籤來決定,更令人氣結的是,被抽中的孩子竟然還直接抱怨起來,說到氣憤處,該師差點兒飆出淚來。

午休過後,恰巧該師買了珍珠奶茶要獎勵第一次模擬考得到A級分的孩子,另外也順道以瓶裝運動飲料獎賞B++的一群,而那位滿嘴的抱怨的孩子恰好也是其中一位,只不過他剛接過運動飲料的時候卻直嚷嚷,他為何沒有珍珠奶茶?嘴巴一嘟,悻悻然地接過飲料之後揚長而去……。我在一旁看得詫異,但心情卻如鉛錘直直落下。

這個畫面讓我想起我也曾多次買飲料鼓勵孩子,只不過為了公平,也常常人手一瓶。只是這些年,真的有感於學生連感恩老師的話都不常說出口了,很多古往常掛在嘴巴的「請、謝謝、對不起」的基本禮貌教育,如今也難得聽見了。以我自己買飲料為例子,學生吝於對身為老師的我說聲謝謝,我還必須承認我的確是尊師教育的失敗者。

▋一句「不好意思」就沒關係了嗎?

我認為,學校尊師重道的氛圍早已不復以往,不僅現況學生如此,就連學生家長們也開始「恐龍化」,這種今非昔比的冷暖感受,我想得任教超過二十年資歷的老師最能體會。

記得兩年前的歲末,我也曾接到一位家長的質疑電話,我才接過話筒,立馬聽到一連串的飆罵,口無遮攔地恣意發洩個人情緒,除了沒理智地謾罵,也抓住機會數落全國教育人員,最後並揚言要找主任與校長告狀……。我在電話的那頭聽得一頭霧水,但也得忍住性子聽完該家長的不滿,縱使心裡極度委屈,但卻又無可奈何。

整件事的起因,原本只是班上幾位小女生私下玩起聖誕節交換禮物,是一種應景的聯誼活動,怎料禮物交換之後,幾個女生開始為了禮物的價值、好壞而鬧起彆扭,她的女兒正是該活動的策劃人,也是整起事件後的箭靶。於是,小女生回家滿腹委屈哭訴家長,但家長卻是以為這是班級活動,把責任全數怪到身為導師的我,我雖被罵得無奈,也得好聲好氣的跟家長說明原委。折騰了好一番功夫,她才明白事件其實跟老師無關。只是當真相大白之後,他卻在電話那頭淡淡地說:「老師,這件事你怎麼沒好好安慰學生?老師,不好意思!」

「不好意思,我搞錯了!」但其實已經弄傷了一位老師的心。

後來,我也利用班會課的時候再提起這件事情,並抓住機會對學生集體輔導,另一方面也引孔子「人不知而不慍」的話來自我解懷,但我自己清楚明白,不管我的話再如何說得輕鬆、愜意,對於家長無禮謾罵老師的創傷,真的很難隨時間淡去、忘掉!

二年過去了,如今小女孩已經升上國三,多方表現都不錯,也一直以此事愧疚再三,我也常常藉機教育孩子「前事不忘,後事之師」的道理,至於對於她父親的無禮,我的心中早已放下憤怒,但整件事的教訓還在,我也希望這個「教訓」能讓她未來的人生路,處事更加縝密,將來才不至於再重蹈覆轍。

▋老師怎麼還能再燃燒自己照亮別人?

學記說:「凡學之道,嚴師為難。師嚴然後道尊,道尊然後民知敬學。」說的是對老師的敬重,學生敬重老師了,然後才會對所學的道敬重。如今教育現場始料未及之事層出不窮,其中以師道淪陷最令人痛徹心扉。國民教育如同植栽育苗,是攸關一個國家十年、百年之基業,也是國家軟實力養成的成敗,而擔綱植栽、樹苗大任者,自是一線教育者不可推諉的使命。只是可憐全國的老師們,一方面為著學生的學習成效擔憂,一方面又得接受少數恐龍家長壁壘相對,再者還要面對社會盲目群眾對公教人員的污名化調侃,如此三面受敵的教學氛圍下,如何能再以蠟燭燃燒的心去面對往後的教育?

(作者為台中市霧峰區光復國中小教師)

[本文為天下雜誌的讀者投書]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t31s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